檳榔也能愛地球!令人嘖嘖稱奇的綠色設計!【街角文創系列專訪】
說到“檳榔”,大部分人的腦海裡都會浮現幾個畫面-“一張血紅色的嘴巴,齒縫間卡滿黑漬”或“山地土石流,一片百廢待舉”…… 在我們心裡,“檳榔=有害物”這個概念早就深植人心。
有一個品牌,他們從檳榔樹做發想,創作出許多日常用品,作品還曾獲得德國紅點獎的肯定,那就是-“拿鞘”(Nature)!
鞘葉,即是包覆樹幹(莖)的葉子
檳榔樹每年掉落大量的鞘葉,我們開始思考將廢棄的落葉變成有用的日常用品……
拿鞘 Nature
拿鞘Nature 工作室成立於2016年,致力於檳榔葉鞘
(Betel nut tree leaf)的再生設計,轉化成符合現代生活的用品。主理人是新竹尖石的泰雅族劉大衛與台東鹿野的阿美族林駿逸,他們使用自然掉落於土地上的檳榔鞘葉,讓素材再生利用,延續祖先彎折的智慧。

檳榔樹濫墾濫植前就與原住民族生活息息相關,不管是神聖祭典儀式、浪漫愛情故事、純潔天真童趣或是日常所需的器皿,皆密不可分。
善用大地的禮物,取之於自然,巧妙應用於生活中,從傳統生活文化,找尋檳榔葉鞘的優點,透過再生、結合與創新,創造友善土地的價值,與大地圓融共存。
綠色設計的0碳故事
Q1. 當初選擇成立工作室的原因與契機?選擇以“拿鞘”(Nature)為名稱的原因是?
劉大衛(簡稱“大衛”):我曾經在原民會工作過,當時主要負責原住民在地文化的推廣,做過田野調查、展覽,以葉鞘作為生活用品是我們原住民傳承已久的生活智慧,但隨著現代化,漸漸被忽視,我們想重拾這份技藝的溫度,讓更多人認識這個文化。選擇以“拿鞘”(Nature)除了葉鞘本身之外,也想傳達一些態度吧!它的諧音“拿鞘”是也有驕傲的意思,也是我們品牌的風格。
Q2. 可解簡單介紹一下你們的製作工法與特色嗎?
大衛:我們透過與部落族人的交流,了解早期族人是如何善用檳榔鞘葉。我們曾試過許多處理方式及折法,像泡水的水溫、時間、折彎的角度、自然風乾等。後來我們發現檳榔鞘葉具有多種特性,風乾成型後堅韌且輕盈,加上葉鞘含天然鹼防蟲易保存,同時還有調節水分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重複使用,非常環保!

綠色設計(Green Design) 是20世紀80末出現的一股國際設計潮流。核心理念是“3R”(即Reduce, Recycle, Reuse)。不僅要減少物質和能源的消耗,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而且要使產品及零部件能夠方便的分類回收並再生迴圈或重新利用。

Q3. 能否分享一下獲得德國紅點獎的作品-小南島之光 HALO OF FORMOSA(S) 背後的故事?
大衛:“小南島之光”在2015年獲得德國紅點概念獎 THE BEST DESIGN,設計師都新羽(拿鞘團隊合作設計師)覺得越是在地化的東西,國際上它就越具獨特性,鞘燈部分概念造型取自於阿美族製作石頭火鍋摺疊的技巧。檳榔鞘葉本身有著縱橫紋路與自然光光澤,每件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這件燈具當初還沒生產的時候就去參加比賽了,等到獲獎的時候剛好我們準備量產,所以詢問度很高,也算幫我們打開了知名度。




Q4.拿鞘的產品中哪些形式特別受歡迎?在生產和銷售上曾遇到哪些困難?
大衛:我們的產品裡“容器”類算是最受歡迎的,它的價格很親民,對於一些剛接觸我們的消費者來說,這類產品是首選。記得有一次我們去日本參展,很多客人都在詢問鞘盒子(Nature Box),因為她(他)們有做便當的習慣,這點確實很意外。另外,我們還開發了鞋子、筆記本等產品。

檳榔鞘有很強在地特性,但是卻被人們所忽視,在鄉下地方會被成堆的置於樹叢間,放把火,把它給燒掉了;對於拿鞘來說它卻有一種不可抵擋的魅力,葉鞘有機、無毒、防蟲功能,同時表面可防水,內層則有吸水效果,是相當好的材料,如果棄之不用是相當可惜。
生產部分,有時候我們得“看天吃飯”,這些檳榔葉鞘都是從花東山區採集的,時間集中在每年的6-9月,在這段時間得收集上千片葉鞘,作為我們這一年生產的備料,原料從濕到乾至少要三天的處理時間,人力上只有我、駿逸還有排灣族的楊小玲,工作量卻是蠻大的。我們今年的銷量很好,兩千多片的原料幾乎都用光了。

銷售方面,我覺得“小南島之光”一直是我們想突破的一個點,拿鞘品牌現在走來也5個年頭了,我們一直再找合適的製造商,因為這件燈在製作上很考驗師傅的技巧,加上這件燈具能使用的空間比較受限,通常酒吧比較合適,一般家庭不會考慮,所以我們除了燈具外還開發了其他生活用品。


Q5. 未來還有哪些計畫呢?
大衛:希望自己不要那麼忙吧!對我來說,現在賺錢不是第一位,我們現在一直忙於銷售,沒有時間做自己的創作,我想做一些能傳遞部落文化的新產品,影響多一些人,甚至部落年輕一代的孩子,他(她)現在的生活已經現代化了,很多部落的智慧都不甚了解,期許自己在這部分能多做些改變吧!
自然鞘畫 Natural painting

片片葉葉是經過多層手作工序而製成,自然紋路縱橫交錯,組成鞘織畫作,沒有過度的華麗,方寸間充滿原野的藝術力
回歸自然,是最驕傲的事
作為一位在都市長大的孩子,我不禁回想自己以前自然課到底在上什麼,好像除了小時候養過蠶寶寶之外,大部分的知識都來自課本還有考卷,就這樣,在教室的課桌與黑板之間,學了十幾年的“自然”。
“自然”在你心中到底代表著什麼呢?是週末踏青的行程?還是在家裏花園的一塊田地?
對拿鞘來說,自然是與自己血脈牽連的文化、最珍貴的先祖智慧。一片不起眼檳榔葉鞘,經過手工的洗禮,變成兼具多種功能的生活之物,這樣的設計精神,不禁令人為之動容。
拿鞘近期活動
更多訊息,歡迎關注
https://www.nihaonature.com
https://www.facebook.com/Naturewor
作者
徐思穎Hsu Szu Ying
熱愛攝影、旅行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