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繪圖的超連結!看旅美音樂家Dr. Joyce如何跨界激發創造力教學
「創意」一直是設計人必談的話題,如何開發創意早已成為設計人養成的必修課。創意看似簡單,但實際發想起來卻非易事,尤其許多人受到傳統思考模式的限制,難以跳脫固有的慣性思維。這次我們邀請到旅美音樂家Dr. Joyce,與我們聊聊音樂如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旅美音樂家 Joyce Hsu
Joyce Hsu 徐若栩,台灣旅美長號演奏家,主修長號、副修鋼琴,專長演奏、樂團指導與啟發式音樂教學。就讀台灣藝術大學、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並於德州理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全額博士獎學金)。曾任職於德洲理工大學、德州大學El Paso分校,現任德州達拉斯各大中小學特約低音銅管教師,國際長號協會圖書館理並演奏巡迴至拉斯維加斯、紐奧良、北京、泰國等地。
長號線上論壇四重奏 Joyce Hsu 提供


創意腦波:連結耳與眼
Q.1 音樂和視覺藝術例如設計、繪畫有什麼關聯呢?
Joyce: 我們不妨先來做個心理測驗吧!我給你兩個聲音「Kiki」和 「Bobo」
猜猜看:下圖中,哪個代表聲音「Kiki」,哪個代表聲音「Bobo」呢?

大部分的人都能猜出來,左邊是「Kiki」,右邊是「Bobo」,因為在視覺上,「Kiki」是的形象尖銳,稜稜角角的,代表音樂中的高音;「Bobo」在造型上更圓滑,類似音樂中的低音。這就說明了我們天生視覺與聽覺上是有共感的,我們的大腦有很多部分,如果能將每部分互相激發,自然能啟動人的創意能量,有很多藝術家都藉由音樂來激發自己的創作靈感。像是藝術史上的巴洛克、浪漫主義,都有對應的音樂創作,近代的爵士樂也是個典型的例子。

藝術家 Paul Klee 用顏色表現音樂中的複音(polyphony)

Q2. 能否聊聊你對創意的看法,音樂如何激發創意思考?
Joyce: 我覺得創意來一方面來自個人接觸藝術的經驗和與人交流,一個成功的老師知道怎麼跟不同性格的人合作。不論年齡,教學需要耐心和引導,當學生信任你、信任你對他(她)未來的眼光打算,他(她)們就會安心的發展,同時表現創意,這是雙向互相的。老師個人的成長也很重要,一定要常常接觸外界,選擇取學生最能夠共鳴的方法來教,創意和教學的平衡著重在觀察、反思和想像力,這三樣都是需要練習的,但是都會越來越好。

Q3. 能否分享一下你對教案的設計理念與構想呢?
Joyce: 在音樂教育中,我相信學生的想像力是可以多方面啟發的。我們感知色彩時,經常會和情緒做結合,在聲響中也是如此,不同樂器聲音的音色,演奏大小聲和不同速度、調性組合的呈現,像極了繪畫中顏色的調配。科學上也有對於色聯覺的研究(music-color synesthesia)。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常看到學生對於音樂和色彩聯想的反應-大調聽起來像是明亮的黃色、小調像是憂鬱的藍色、樂團重奏像紅色、高音像是白色,休止符像黑色……也有其他學生的聯想不歸屬這些大多數的反應,但這正是藝術美好的地方-任何的情緒和感覺都是被認同的,沒有對錯。課程中,我都會鼓勵學生自由的去聽和感受,並且用顏色來描繪感受到的音樂。

色彩與音樂:Dr. Joyce 的視聯覺教學法
聯覺(Synesthesia),又稱為共感覺、通感或聯感,指其中一種感覺或認知途徑的刺激,導致第二種感覺或認知途徑的非自願經歷。
聯想作畫一 :巴洛克音樂
對象:幼稚園大班/小學一年級
巴洛克一字本身意思是不規則的珍珠,音樂注重裝飾。課程使用義大利作曲家韋瓦第(Antonio Vivaldi,1678-1741)在 1725 年發表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四季》協奏曲的靈感來自描繪大自然的四首十四行詩,作品聲響豐富,代表各季節不同的溫度和景色。
四季 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P7Z7gooqG8
作畫前,我講解了巴洛克時代背景和風俗民情並解釋了這些風格如何影響當時作曲家音樂創作的過程。學生有一堂課的時間聆聽、構圖,第二堂課上色及完成他(她)們心目中的巴洛克,可以是一個舞會、一個場景或是繪畫他(她)們心目中韋瓦第本人。


聯想作畫之二:聖桑之《動物狂歡節》
對象:小學三年級
法國作曲家聖桑不僅是傑出的音樂家,也是出色的畫家、詩人和天文學家。本堂所使用的音樂是聖桑廣為人知的作品《動物狂歡節》第二章的公雞與母雞、第三章的野驢和第六章的袋鼠。
開始,我講解作曲家聖桑的背景和十九世紀末的浪漫樂派風格,同學們分享了他(她)們最喜歡的動物。課程中我們還討論假如用一樣樂器來做代表動物,他(她)們會想到什麼? 有學生說大象像大鼓或是小號、小鳥像三角鐵或是小提琴、魚兒們像鋼琴一樣快速靈動。

聯想作畫之三:華格納之《女武神》
對象:小學二年級
理查.華格納是德國著名的浪漫派作曲家,他所創作的歌劇尼貝龍根的指環規模龐大,《女武神》的飛行是出自第二部,第三幕的開場曲。這首曲子描繪女武神騎著戰馬飛行並載著在戰場中逝去的戰士們到神的永恆殿堂的畫面。這首曲子雄壯滂薄,大量使用低音銅管和弦樂齊奏的聲響來描繪女武神們破雲而出在浴血的戰場中帶著戰亡的戰士們前往神殿的畫面。
學生們聽見如此雄壯的聲響,激動的分享他(她)們覺得女武神們應該是騎著龍才對,這樣才更有威力和氣場。看見學生對於各種不同龍的想像,我決定讓他(她)們自由發揮創作他們聽見的樣貌和色彩,於是便出現各式各樣不同的「座騎」。
耳朵創意學
有研究指出,人類最早發展的感知能力是聽覺,在我們呱呱墜地前,我們都是靠聽覺來建構世界。古人說「作樂崇德」, 音樂不僅能安慰精神,又能陶冶人心。在訪談中,Joyce說了一句話讓人特別感動:「在音樂的世界裡,沒有對錯,你的感受都是被認可的。」在創意的表現上,大部分的人都容易陷入現實的條條框框中,或許,透過音樂,這種最直覺、最無法抗拒的感受力,我們的創意能被更好的激發!
延伸閱讀
達拉斯華人管樂團長號八重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29GcqlIbys&feature=youtu.be
艾爾帕索女性爵士音樂營部落格
https://www.epjazzgirls.com/post/bringing-awareness-into-our-creative-lives
https://www.northtexaslowbrasscamp.com/faculty.html
作者
徐思穎Hsu Szu Ying
熱愛攝影、旅行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