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末日的想像 女孩的冒險進行中《重症珊瑚》
海洋文化是什麼?可以吃嗎?
身為島國子民,在四面環海的台灣,海洋與我們的連結,絕對不僅是餐桌上的佳餚或家中擺飾。「珊瑚」對於許多人來說或許只是海洋生態系的小小配角,可她卻是海洋中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生態系。
台灣位於重要的珊瑚三角洲地帶,擁有全球40%的珊瑚物種,這是身處這個島嶼的人們應該引以為傲的。可是臺灣珊瑚卻遭受嚴重的人為破壞,包括污染、濫採、過度捕撈,使得美麗的珊瑚生態不復往昔。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鄭明修博士曾說:「台灣只有海鮮文化,不見海洋文化。」人們擔心吃不到吻仔魚和生魚片,卻不在意海面下發生的一切。海洋資源終有匱乏的一天,透過珊瑚生態所面臨的困境,提升國人對海洋文化的重視。
海洋之於台灣人是如此陌生,如果一支手機就可以帶領你看到被破壞的海底世界;那麼,你會開始重視嗎?
珊瑚無聲的悲鳴,諷刺淒美的海底解謎手機遊戲
《重症珊瑚》是由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學生鄭又嘉、鄭如觀、柯佩瑩、蘇勇嘉在黃儀婷老師指導下所完成的作品。早已是潛水專家的鄭如觀同學說: 「從小跟著爸爸潛水,看過各種美麗的珊瑚和深海生物,但也同時看到令人痛心難過的畫面;這驅使我們想要用自己的設計專業為海洋保育做點什麼。」經過專家訪談、實地調查勘景、組員們潛水攝影等設計前置作業後,決定運用反諷手法,結合近年發生的時事,讓遊戲玩家正視沒有珊瑚的世界將造成多麽嚴重的後果。
此款手機遊戲共有三個關卡,分別講述三個導致珊瑚白化的重要因素。玩家將透過解謎的過程了解珊瑚在台灣所遭受到的迫害以及該如何幫助珊瑚免於白化。鄭又嘉表示:「當認識珊瑚的主要途徑僅於教科書時,人們對海洋保育的認知便只會停留在考卷上的某一題,我們希望可以透過自身力量幫助珊瑚發聲。」
預告影片
《重症珊瑚》這款淒美諷刺解謎遊戲,故事背景設定在39年後的台灣,以人類破壞環境所造成的珊瑚異變來突顯海洋保育的重要性。遊戲是以第一人稱視角進行,女孩在充滿垃圾的海邊撿到一把鑰匙而意外掉進了平行時空,陸地轉眼間都被淹沒在海裡,玩家在探索中發現,異變珊瑚背後令人悲痛的事實。《重症珊瑚》大膽使用台灣知名抗議事件,安插在場景裡面,希望透過這些真實事件能讓玩家感受到維繫台灣海洋保育的重要性。
近日公布的2019金點新秀設計獎入圍名單中,《重症珊瑚》也受到評審青睞而入圍了「數位多媒體設計類金點新秀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指導老師黃儀婷老師表示: 「這款由大學生所設計創作的手機解謎遊戲有點類似海洋版『還願』,無論素材的選擇和運用都有其依據和巧思,同學們花很多心力在解謎歷程的使用者經驗設計調整上,是很令人期待的作品。」
《重症珊瑚》將在 2019 年5月 3 日~5月 6日,於新一代設計展出。當天將會開放試玩版下載,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到現場下載體驗版。並預計在七月中上架 ios 及 android 平台。
【新一代設計展】
展覽日期:5/3 ~ 5/6,2019
展覽地點:世貿三館視覺傳達設計區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