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文章 │ 插畫設計 攝影/藝術 視覺設計 黑秀人物

成為1%!完勝常人的思考法:破解藝術鬼才達利的視覺遊戲 【黑秀談藝】

作者/ 徐思穎
2022/05/11

今天是5月11日,達利生日快樂!這位118年前誕生在西班牙的超現實主義大師改寫了20世紀的藝術歷史。今年,達利作品登臺亮相,於中正紀念堂展出百餘幅經典名作,本次黑秀談藝,邀請你走入天才藝術家的魔幻世界!

 

天才達利展覽現場  圖/徐思穎
天才達利展覽現場 圖/徐思穎

 

藝術鬼才:薩爾瓦多·達利

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1904年5月11日-1989年1月23日)以超現實繪畫享譽國際,與畢卡索、米羅並稱為西班牙20世紀的藝術代表人物。

 

circa 1950: Spanish surrealist artist Salvador Dali (1904 - 1989) shows off his famous moustache. (Photo by Weegee(Arthur Fellig)/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Getty Images)
circa 1950: Spanish surrealist artist Salvador Dali (1904 – 1989) shows off his famous moustache. (Photo by Weegee(Arthur Fellig)/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Getty Images

 

我和瘋子的差別是我沒有瘋。

The sole difference between myself and a madman is the fact that I am not mad!

Salvador Dalí

達利與達利的時代

二十世紀,是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科技發展、工業勃興、世界大戰,不管是物質生活還是心理狀態,人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化。二十世紀前半葉可以說是藝術與科學相互影響、作用最緊密的時代,達利就是其中一位嘗試用作品來「實踐科學理論」的藝術家,他極為推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956-1939)的《夢的解析》(1899出版),對潛意識、夢境、慾望對人帶來的心理作用深信不疑,同時他也積極探索自己的夢境,運用在藝術創作中。

 

Salvador Dali on the cover of TIME magazine, 1934. Photograph by Man Ray TIME Magazine
Salvador Dali on the cover of TIME magazine, 1934. Photograph by Man Ray TIME Magazine

 

1936 年12月14日美國時代雜誌週刊以曼˙雷(Man Ray,1890-1976)拍的達利肖像為封面。同年,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主辦達利個展,這兩件事情等於向世界宣告:達利的成就已經達到世界巔峰。

天才藝術家的視覺遊戲:錯覺與幻覺

達利的超現實奠基於他對藝術的癡狂,而他的癡狂,則立足於他對視覺心理學的理解。

Tip1 反恆常性

知覺恆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是人在一定情況下對物體或品質保有恆定的心裏傾向,例如我們習慣影子的位置在下方、東西會往下落(地心引力)、以大小判斷物體與自己的相對距離等。

 

Dali Atomicus,1948. Gelatin silver print, 10 1/8 x 13 1/8" (25.8 x 33.3 cm),Salvador Dalí,漂浮的水與物件違反我們的常態認知 圖/https://www.moma.org
Dali Atomicus,1948. Gelatin silver print, 10 1/8 x 13 1/8″ (25.8 x 33.3 cm),Salvador Dalí,漂浮的水與物件違反我們的常態認知 圖/https://www.moma.org
命運設計圖 Project for “Destino”,1946,Salvador Dalí,畫面中不合常理的比例與空間佈局,是塑造超現實感的重要元素,圖/ https://www.salvador-dali.org
命運設計圖 Project for “Destino”,1946,Salvador Dalí,畫面中不合常理的比例與空間佈局,是塑造超現實感的重要元素,圖/ https://www.salvador-dali.org

 

Tip2 圖地反轉

圖地反轉屬於認知錯覺的一種,來自於人對知覺恆常性的視覺習慣,人的知覺具有組織性,視覺上會將主要對象從背景中剝離出來,獨立的部分為「圖」,周圍的部分為「地」,當圖地在區分主體與背景產生主次變化時,便會產生圖地反轉的現象。

 

Old Age, Adolescence, Infancy (The Three Ages),1940,Salvador Dalí 圖/http://archive.thedali.org
Old Age, Adolescence, Infancy (The Three Ages),1940,Salvador Dalí 圖/http://archive.thedali.org
「地」的積極運用, 馬、數字和釘子的雙重影像 Double Image with Horses. Numbers and Nails,1960,Salvador Dalí 圖/ https://www.salvador-dali.org
「地」的積極運用, 馬、數字和釘子的雙重影像 Double Image with Horses. Numbers and Nails,1960,Salvador Dalí 圖/ https://www.salvador-dali.org

 

Tip3 鴨兔錯覺

人對事物特徵的辨識來自於我們的觀看經驗,例如當人被要求畫蘋果時,除了蘋果本身外還加上蘋果蒂。換句話說,人會自動將腦中印象相似的形狀及物件並列在一起,判讀並賦予意義,但當兩個事物同時具有類似特徵時(或共享同一特徵時),便會產生鴨兔錯覺(rabbit–duck illusion)。

 

Female Bodies as a Skull,Photograph: Philippe Halsman, 1951, after a drawing by Dali,http://www.all-art.org
Female Bodies as a Skull,Photograph: Philippe Halsman, 1951, after a drawing by Dali,http://www.all-art.org
1892年10月23日 Fliegende Blätter 雜誌中的 Kaninchen und Ente(鴨和兔) ( Rabbit and Duck ) 圖/https://zh.wikipedia.org
1892年10月23日 Fliegende Blätter 雜誌中的 Kaninchen und Ente(鴨和兔) ( Rabbit and Duck ) 圖/https://zh.wikipedia.org
Eric Schaal, Salvador Dalí painting The Face of War, 1941,圖/ https://www.salvador-dali.org
Eric Schaal, Salvador Dalí painting The Face of War, 1941,圖/ https://www.salvador-dali.org

 

Tip4 生理錯覺

生理錯覺源自於人類的「視覺適應」現象,我們的感覺器官在接受刺激一段時間後會鈍化(產生疲勞),因此產生補色與視覺暫留的生理錯覺,最典型是視覺殘像(After Image)。

 

Harmonie des sphères (The Harmony of the Spheres),1978,觀看圖中的黑點30秒,再將視線移到白色的畫面,將會看到黃色球(殘影)圖/ https://www.salvador-dali.org
Harmonie des sphères (The Harmony of the Spheres),1978,觀看圖中的黑點30秒,再將視線移到白色的畫面,將會看到黃色球(殘影) 圖/ https://www.salvador-dali.org
Grid Illusion赫曼方格,因位置、形狀、顏色的佈局,使人在觀看後會在白線交叉處產生灰色錯覺  圖/ https://zh.wikipedia.org
Grid Illusion赫曼方格,因位置、形狀、顏色的佈局,使人在觀看後會在白線交叉處產生灰色錯覺  圖/ https://zh.wikipedia.org

 

Tip5 視覺群化

視覺群化(Perceptual grouping )為完形心理學的重要主張,意思是我們在觀看時會將不同的視覺刺激進行分類規整並賦予次序,例如將類似造型、顏色歸類在一起。

 

《卡拉凝視著地中海,在20公尺處變成亞伯拉罕林肯的肖像-像馬可羅斯科致敬》Gala Contemplating the Mediterranean Sea which at Twenty meters Becomes the Portrait of Abraham Lincoln-Homage to Rothko,1976,Salvador Dalí 圖/ https://www.salvador-dali.org
卡拉凝視著地中海,在20公尺處變成亞伯拉罕林肯的肖像-像馬可羅斯科致敬 Gala Contemplating the Mediterranean Sea which at Twenty meters Becomes the Portrait of Abraham Lincoln-Homage to Rothko,1976,Salvador Dalí 圖/ https://www.salvador-dali.org
人會根據深淺與輪廓線識別圖形 圖/https://www.frontiersin.org
人會根據深淺與輪廓線識別圖形 圖/https://www.frontiersin.org
Galatea of the Spheres,1952,Salvador Dalí,圖/http://www.all-art.org
Galatea of the Spheres,1952,Salvador Dalí,圖/http://www.all-art.org

 

Tip6 從錯覺到幻覺

視錯覺(Optical illusion)是生理帶來的影響,而幻覺(Illusion)則是內在的心理活動,而達利的過人之處在於將視錯覺發揮的淋漓盡致,讓人用眼睛脫離現實、進入超現實的非凡想像當中。

 

由於視覺佈局的安排,會讓人自然將所有的物件並置在一起,同時聯想到一位金髮紅唇的女子,這件作品為達利家中客廳的佈局 圖/徐思穎拍攝與天才達利展覽現場
由於視覺佈局的安排,會讓人自然將所有的物件並置在一起,同時聯想到一位金髮紅唇的女子,這件作品為達利家中客廳的佈局 圖/徐思穎拍攝與天才達利展覽現場

 

什麼是超現實?

什麼是超現實?超現實的意義又是什麼?回看二十世紀上半葉,是一個狂奔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失速的時代,讓人有種無法掌控現實的無力與焦慮,這或許是超現實出現、甚至能被世界所認可的原因。達利,一位用繪畫將奇幻夢境搬到世人面前藝術巨匠,有人說他痴,也有人說他狂,但他想做得卻非常簡單,藝術是超越時間的精神傳遞,他想透過作品,給人一些啟發,生日快樂!達利。

A true artist is not one who is inspired, but one who inspires others.
真正的藝術家不是那些被靈感啟發的人,而是讓眾人被他作品啟發的人。

Salvador Dalí

 

Eric Schaal, Salvador Dalí writing The Secret Life of Salvador Dalí in Hampton Manor, Virginia, 1941,圖/ https://www.salvador-dali.org
Eric Schaal, Salvador Dalí writing The Secret Life of Salvador Dalí in Hampton Manor, Virginia, 1941,圖/ https://www.salvador-dali.org

 

延伸閱讀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nhum.2015.00496/full
http://www.salvadordalimuseum.cn
https://www.salvador-dali.org

 

徐思穎Hsu Szu Ying 熱愛攝影、旅行與寫作
徐思穎Hsu Szu Ying
熱愛攝影、旅行與寫作

徐思穎個人網站: https://nowshowup8825.wixsite.com/hsuszu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