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11日,達利生日快樂!這位118年前誕生在西班牙的超現實主義大師改寫了20世紀的藝術歷史。今年,達利作品登臺亮相,於中正紀念堂展出百餘幅經典名作,本次黑秀談藝,邀請你走入天才藝術家的魔幻世界!

藝術鬼才:薩爾瓦多·達利
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1904年5月11日-1989年1月23日)以超現實繪畫享譽國際,與畢卡索、米羅並稱為西班牙20世紀的藝術代表人物。

我和瘋子的差別是我沒有瘋。
The sole difference between myself and a madman is the fact that I am not mad!
Salvador Dalí
達利與達利的時代
二十世紀,是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科技發展、工業勃興、世界大戰,不管是物質生活還是心理狀態,人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化。二十世紀前半葉可以說是藝術與科學相互影響、作用最緊密的時代,達利就是其中一位嘗試用作品來「實踐科學理論」的藝術家,他極為推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956-1939)的《夢的解析》(1899出版),對潛意識、夢境、慾望對人帶來的心理作用深信不疑,同時他也積極探索自己的夢境,運用在藝術創作中。

1936 年12月14日美國時代雜誌週刊以曼˙雷(Man Ray,1890-1976)拍的達利肖像為封面。同年,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主辦達利個展,這兩件事情等於向世界宣告:達利的成就已經達到世界巔峰。
天才藝術家的視覺遊戲:錯覺與幻覺
達利的超現實奠基於他對藝術的癡狂,而他的癡狂,則立足於他對視覺心理學的理解。
Tip1 反恆常性
知覺恆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是人在一定情況下對物體或品質保有恆定的心裏傾向,例如我們習慣影子的位置在下方、東西會往下落(地心引力)、以大小判斷物體與自己的相對距離等。


Tip2 圖地反轉
圖地反轉屬於認知錯覺的一種,來自於人對知覺恆常性的視覺習慣,人的知覺具有組織性,視覺上會將主要對象從背景中剝離出來,獨立的部分為「圖」,周圍的部分為「地」,當圖地在區分主體與背景產生主次變化時,便會產生圖地反轉的現象。


Tip3 鴨兔錯覺
人對事物特徵的辨識來自於我們的觀看經驗,例如當人被要求畫蘋果時,除了蘋果本身外還加上蘋果蒂。換句話說,人會自動將腦中印象相似的形狀及物件並列在一起,判讀並賦予意義,但當兩個事物同時具有類似特徵時(或共享同一特徵時),便會產生鴨兔錯覺(rabbit–duck illusion)。



Tip4 生理錯覺
生理錯覺源自於人類的「視覺適應」現象,我們的感覺器官在接受刺激一段時間後會鈍化(產生疲勞),因此產生補色與視覺暫留的生理錯覺,最典型是視覺殘像(After Image)。


Tip5 視覺群化
視覺群化(Perceptual grouping )為完形心理學的重要主張,意思是我們在觀看時會將不同的視覺刺激進行分類規整並賦予次序,例如將類似造型、顏色歸類在一起。



Tip6 從錯覺到幻覺
視錯覺(Optical illusion)是生理帶來的影響,而幻覺(Illusion)則是內在的心理活動,而達利的過人之處在於將視錯覺發揮的淋漓盡致,讓人用眼睛脫離現實、進入超現實的非凡想像當中。

什麼是超現實?
什麼是超現實?超現實的意義又是什麼?回看二十世紀上半葉,是一個狂奔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失速的時代,讓人有種無法掌控現實的無力與焦慮,這或許是超現實出現、甚至能被世界所認可的原因。達利,一位用繪畫將奇幻夢境搬到世人面前藝術巨匠,有人說他痴,也有人說他狂,但他想做得卻非常簡單,藝術是超越時間的精神傳遞,他想透過作品,給人一些啟發,生日快樂!達利。
A true artist is not one who is inspired, but one who inspires others.
真正的藝術家不是那些被靈感啟發的人,而是讓眾人被他作品啟發的人。
Salvador Dalí

延伸閱讀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nhum.2015.00496/full
http://www.salvadordalimuseum.cn
https://www.salvador-dali.org

熱愛攝影、旅行與寫作
徐思穎個人網站: https://nowshowup8825.wixsite.com/hsuszuying